很多人以为,创造红宝石蛋糕的人,总归也是个米其林级别大厨吧?其实,红宝石创始人过秉忠和厨师没有半点关系。过秉忠的父亲过养默,是民国时期有名的建筑师,现在香港路上的原上海银行公会大楼就出自他手笔。过秉忠曾经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,后来还写过关于胶合板的专著。
过氏家族还有少为人知的显赫关系,过秉忠的外婆姓倪,与宋庆龄的倪氏妈妈是亲姊妹,所以,过秉忠称呼宋氏三姊妹为“表姨妈”,或许这样的背景下,不是厨师的过秉忠后来造出“红宝石”也就不足为奇了~~
过秉忠常年生活在英国,因此对西餐和西式甜点十分喜好和熟悉。改革开放后他来到上海,发现在国外司空见惯的鲜奶蛋糕,却在上海滩上难觅踪迹,而且当时上海的奶油蛋糕都是人造奶油做的,口感相对比较差,这让过秉忠萌生了一个想法:他要创办一个“属于上海的鲜奶蛋糕品牌”。
1986年,过秉忠和上海市静安区粮食局洽谈后,以中英合作之形式,共同创办了“红宝石食品厂”,创立“红宝石”(RUBY)蛋糕甜点品牌,随后,红宝石蛋糕风靡整个上海滩,成为独具上海特色的海派甜点品牌代表。
红宝石的第一家门店开在华山路375号。红宝石门店都不大,店堂内外满眼是红白相间色,很好认,桌面上铺着的是红白格子台布,让店堂变得更有清新的文艺气息。
当年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首次访华,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还委托红宝石为女王定做了一个三层蛋糕,寓意中英友好关系,可见红宝石一问世就在业界拥有了极高地位。
作家程乃珊曾问过秉忠:鲜奶小方的配方从何而来?这位老爷叔说:凭舌头的记忆。红宝石有别于“甜死不偿命”的英式甜品,口味完全为上海宁定制,自然成为了老底子上海宁的舌尖记忆。
又称搅打稀奶油,是将含脂率35~37%的新鲜奶油,添加稳定剂,以改善稀奶油的起泡性和气泡的持久性;为了增加适口性和粘度,益达注册添加蔗糖,再通过机械方法将空气混入,使其膨胀而制成的一种乳制品,可直接食用。掼奶油入口即化,奶油口感十足。
疫情期间,红宝石领导层争论该不该暂时关闭门店。结果是,红宝石工厂从未停歇,每天3万余块鲜奶小方源源不断地送往各门店,卖空。疫情最严重时,小方产量屡创新高!


